拿捏得宜,代表能耐

 

作者:杜書伍 (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)

 

  「過與不及都不好」、「魚與熊掌不能兼得」、「有一好必有一壞」、「物極必反」、「兩難」……,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語句,都在描述決策判斷的困難。

 

  因此,「中庸之道,允執厥中」這個觀念,就是強調事物的兩個極端是有問題的;如何融合兩極,拿捏最適比例與組合,非常重要,也才能得出真正好的解決方案。

 

  從小時候我們開始學習事物,便習慣用好壞、是非、對錯等「簡單二分法」,來學習、認知與判斷事物。隨著年齡漸長,大家逐漸了解到,事物是十分複雜多變的,絕非簡單二分法就能判斷。因此,必須對事物完整的理解與細膩的辨別,才能透徹掌握細節與關鍵,並一次次累積經驗,才能逐步提升判斷精準度。

 

  然而,透徹了解一項事物原本就不容易,必須投入時間與精力,並且累積經驗。更何況隨著時空的改變,事物的本質與內涵也在演化改變,因此,每次的決策判斷的難度都很高,需要格外的小心謹慎,仍不容易判斷精準、拿捏得宜。

 

  所以,拿捏精準的能力,就代表一個人的能耐。

 

  反觀,我們會發現有些人仍停留在簡單二分法的判斷習慣,未隨著經驗火候而提升決策的細膩度;然而,他卻非常果決神勇的做決斷,渾然未覺粗糙決策已埋下諸多的後遺症。直到後來驚覺面對滿布的後遺症,陷入百病纏身、難以理清的地步卻無能為力。

 

  所以,主管在判斷人才時,不要被他表象的果斷行為所矇騙;而應觀察他決策時思維邏輯與拿捏輕重的細緻度,才能真正分辨出人才。

 

 

回到顶部

關注聯強EMBA

 

Facebook粉絲專頁

 

微信訂閱號 

 

文章轉載規範
須註明「作者杜書伍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」
須註明選自「聯強EMBA」
需依原內容(含標題)據實轉載,不得擅自修改、增刪、自為重組
僅限於非營利使用

若有文章轉載及授權相關問題,請與我們聯絡synnexhr@synnex.com.tw